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男妾[宠文]_13





  “娘已经同意了,可是爹还不知道,先别告诉他。”姐姐偷偷说。

  “嗯。”我疑惑的点点头。

  因为我和卫苒还没出师,戏班子里只有姐姐一个人登台挣钱,其余的人都是在园子里跑龙套拿几个帮衬钱,日子不是很富裕,姐姐还要每个月拿出一块大洋来让我和卫苒去读书,我心里非常感激姐姐,也很心疼她。

  “姐姐谢谢你,你对我真好。”

  “哼,行了,别说没用的了,天晚了,赶紧睡吧。我走了。”姐姐说完,端着蓝花的大碗出去了。

  “苒儿,太好了,我们能去读书了。”我高兴的搂过卫苒。

  “呵呵。”他大眼睛看着我笑。

  “你读书了,认字了,学起戏来就容易多了。”我说。

  “嗯。哥哥,反正我跟着你,你去读书我就跟你去读书,你去唱戏我就跟你去唱戏。”他搂着我的腰说。

  “呵呵。”我用脑袋顶顶他的额头,笑起来。

  那一夜,我和卫苒搂着睡了,睡得很安稳。读书的喜悦让我忘了挨打的疼痛,因为我的喜悦,卫苒也忘了挨打的害怕和委屈,我觉得日子更有盼头了。

  第十七章 白云观庙会

  第二天,姐姐和干爹说我们昨夜挨了打,心里憋屈,要带我们去白云观看庙会去,干爹同意了,没阻拦,只是让我们跟着姐姐,千万别走丢了。

  姐姐偷偷带着我和卫苒去了孙先生家,叫我们磕头拜师。

  “这可不行,如今都民国了,不兴这些旧礼教了,让孩子们读书是好事,我愿意教他们。荏儿很聪明,苒儿也很乖,我挺喜欢这两个孩子。这学生我收下了,不用磕头,要鞠躬行礼。”孙先生笑眯眯说。

  “啊,荏儿,你们快点儿,给先生鞠躬。”姐姐赶紧说。

  “谢谢先生。”我恭恭敬敬给孙先生鞠了一躬。卫苒也赶紧跟着我鞠躬。

  “好。孺子可教。”孙先生很高兴。

  “先生,这两个孩子我就交给您了,您多费心,不求他们读书干出啥大事,就求他们读书明理,将来有个好性情。”姐姐郑重的说。

  “难得啊,你一个小丫头,能有这个见识。比起你爹来可是强多了。好吧,你放心,我一定尽心尽力,把他们教导成人。”孙先生点点头,表示赞许。

  “我一个女流,能有什么见识?我就是看重荏儿,他是男孩儿,是家里的希望,我这个当姐姐的不能耽误他。求您好好教导,您放心,不会让您白忙乎,每月给您一块大洋,虽然不多,到底是我的诚心,到月一定给您送来。”

  “这不用,你们唱戏挣得是辛苦钱,如今又是兵荒马乱的年月,这一块大洋可不是小钱啊,对你们家很重要,这钱我不能要,我可以免费教他们,不要钱。”孙先生见姐姐拿出那块大洋来,非常吃惊,赶紧推辞。

  “先生,您别推辞,我们钱来的是辛苦,可是一码事归一码事,这钱您千万收下。那《西游记》戏文里都说了,如来佛祖都有先例,说是没有白手传经的。您要是免费,没准他们就不好好学了呢。好事来的太容易了就不珍惜了。让他们知道这学艺的艰难,将来他们才能长本事,有出息。先生,您想想,我说的是不是?”

  “嗯。好啊。古人有云,书非借不能读也。好吧,这钱我收下了。”先生郑重的收下了那块大洋。

  虽然我们都听不懂孙先生说的话,但是我们知道先生收下了我们这两个学生,那总是让人高兴的。

  “先生,他们不能每天整天来您这里读书,再说您还要去学堂里教书。他们还是主要是学戏,这个不能丢下。他们每天下午或者晚上来,您看行吗?”

  “好的,这样安排很好。”先生很高兴。

  “好,那从明天起,他们就正式来跟您读书。”

  姐姐带我和卫苒谈妥了读书的事,高高兴兴带我们出了门。孙先生站在巷子口那棵大梧桐树下,挥手目送我们远去。我回头看了他好几次。

  从孙先生家出来,姐姐真的带我们去了白云观的庙会。

  庙会上人山人海,卖糖葫芦的,卖风车风筝的,卖糖人儿的,还有小猴子面具、九连环、拨浪鼓,各色的小泥人,小面人儿。把我和卫苒勾引得心里痒痒。姐姐忙着看铺子里挂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香袋儿、针线包儿、胭脂香粉什么的。

  姐姐给我买了糖人儿,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,我都舍不得吃,高高举着。卫苒也买了一个风车,也乐的不行。

  “哥哥,我的风车给你玩,你的糖人儿给我吃一口吧。”卫苒讨好的央求我。

  我神气的把糖人儿在他眼前晃晃,“叫声好哥哥,我就给你吃。”

  “好哥哥,好哥哥。”卫苒乖巧的拉着我叫。

  我咯咯咯笑起来。

  那个糖人儿,不用说,都是卫苒吃了。

  第十八章 许你一生宠爱

  看他吃的香甜,我肚子也饿起来。

  庙会上吃食不少,都是我没吃过的。什么浆水面、大刀面、麻什、臊子面、胡辣汤、水盆羊肉、羊肉泡馍、小笼蒸饺,但是最让远近农民欢喜的还是粉汤羊血和红肉煮馍。赶庙会的农家人都爱到这里买农具,家禽家畜。什么木叉、扁担、锄头、镰刀、架子车什么的,还有牛、马、骡、驴等等大牲口。他们一出来就是一整天,为了省钱,都是自己带着干粮。进了饭铺子,要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粉汤,把干粮掰成小块,让饭铺的伙计拿去大锅里一煮,端上来,摸着碗边,热的烫手,吃下去顺心顺气,全身上下,连心里都是暖和的。

  “花钱不多,吃的煎火。”关中人都是这么说。

  因为这个习俗,便宜了许多卖大饼的铺子都跟着红火起来。大力哥就带我来过一回,到那卖黄桂柿子饼的铺子买过饼子。那胖掌柜把饼在案板上剁成块,再用竹夹子揭开其中的一块饼皮,让我们看里面包的是什么馅。那饼子有白糖的、核桃仁的、还有青红丝、黄桂酱、玫瑰酱什么的,看着就好吃。还有那些卖油饼的铺子,都是用纸绳子把饼串起来,让客人提走,看着真有趣。

  姐姐带着我和卫苒去摸石猴,到窝风桥打金钱眼。老百姓都愿意去摸摸石猴子,都说摸了石猴可以去病消灾、延年益寿。

  “苒儿,你摸摸,将来就不会得病了。”我认真的对卫苒说。

  他高兴的摸摸石猴的头,歪着头,天真的笑。

  那个打金钱眼也是最热闹的活动,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,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,上面写着“钟响兆福”四个字,都说谁要是能用铜钱打中那个铜钟,就能心想事成。

  我只有两个大铜钱,给了卫苒一个。他没有打中,可是我却打中了。卫苒挺失望,可是我却高兴了。因为我许的愿望是和卫苒一辈子永不分离,我的心事能成,不就是他的心事也成了吗?那时候我不知道卫苒的心事是什么,天真的认为我的就是他的。直到多年以后,卫苒长大了,我才知道他和我的心事不一样。但是我庆幸我许了那个愿望,也感谢上天让我打中了那个铜钟,因为正是那个心意,让我和卫苒在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中,真正懂得了幸福的意义。

  老北京的庙会上,经典的吃食是豆汁、扒糕、灌肠、茶汤、油茶、艾窝窝、老豆腐、豌豆黄。